資優教育

概念

本校非常着重照顧學生的不同學習需要,照顧高能力學生更是本校的其中一個目標。我們相信每位學生都有不同的天賦潛能,只要發掘及加以栽培,便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因之,本校透過不同層面的校本資優課程,為高能力學生提供多元化及適切的學習機會,培養學生不同能力的發展,啟發學生潛能,幫助他們追求卓越,使他們成為樂於學習,喜歡探索,具獨立思考的學生。
 

校本資優學生培育

第一層:全班式(校本)
在教學過程中滲入資優教育的三大元素,包括高層次思維技巧、創造力和個人及社交能力- 增潤學科課程內容

第二層:抽離式(校本)

  • 設立課後資優學習班
  • 建立指導員(mentor)制度

第三層:校外支援
推薦學生參加校外資優課程及比賽

田小人材庫

田小人材庫把優異學科成績及具其他突出表現的學生加入人才庫學生加入人才庫後,學校會定期向他們推介各項活動、比賽、課程及挑戰題等,讓他們發揮所長,提升他們的自信及能力。

小記者至叻星

成立一隊訓練有素的「小記者至叻星」,透過訓練,提升同學的寫作、探訪及運用資訊科技的技巧,安排小記者於校訊撰寫專欄及在早會報導新聞時事,於「運動會」、「開放日」等學校的特別活動進行採訪拍攝,製作成短片,並在學校的網上平台分享。

課程目標

小記者至叻星

  • 懂得寫作主播講稿
  • 培養學生的語文寫作、演說和肢體表達能力
  • 通過嘗試讓學生剪輯報導影片,掌握基本拍攝和剪輯技巧
  • 藉著讓學生模擬主播進行新聞播報,培養他們有自信、風度和流暢地進行演說
  • 懂得搜集資料、理解閱讀材料及進行採訪,並能辨識有關資料
  • 藉著設計訪問問題、進行訪問、撰寫報導等,加強聽講讀寫的能力
  • 通過有關採訪、報導和影片剪輯等方面的培訓,讓學生應付不同學校慶典或特別活動場合採訪和拍攝的需求。

學生作品

校外比賽

校外活動

STEAM創意課程

透過親手設計及製作不同的作品,深化學生對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及人文(Arts and Humanities)及數學(Mathematics)範疇的知識,強化學生綜合和應用相關知識的能力,從而提升他們的創意思維和解難技巧的能力。

廣播劇小達人

成立一隊訓練有素的「廣播劇小達人」,學生經過一年寫作小先鋒訓練,進一步提升寫作的技能及興趣,加強學生的觀察、自信及創造力。學生學習不同寫作劇本的技巧,在課程完結時能完成一個約10分鐘話劇劇本創作及進行話劇表演。

創意寫作班

成立一隊訓練有素的「創意寫作班」,透過訓練,提升同學的寫作及表達技巧,從而掌握應用,加強學生的觀察、自信、想像力、創造力、表達技巧和應變能力;並參加校外寫作比賽,廣增識見。

校本培訓


(1) 課堂多元化活動

電壓測試

水的壓力

班級經營活動

校內活動

資優學苑《環境科學工作坊—親親小水母課程》

本校與香港資優學苑合辨「環境科學工作坊—親親小水母課程」,課程將由本校派出導師教授資優學苑的學員以下的知識:

1.闡明香港水域的水母特色、自然歷史及常見種類;
2. 製造人造海水和製作豐年蝦孵化器以模擬水母的棲息地;
3. 維持人類與水母之間的健康環境關係;
4. 建立對動物的責任感和對生命的尊重。

英普資優培訓

(1) 英文資優培訓

本校在高小校本英文課程中涵蓋部分初中內容,培養學生參與各項國際英語水平認證測試,如培生兒童國際英語證書(PTE)和初中托福考試 (TOFEL Junior)等,讓學生能夠累積經驗,發揮所長。

(2) 普通話資優培訓

GAPSK是香港獲得中國教育部認證批辦的中文普通話水平考試項目,同時得到北京大學認證,因此本校為有志提升普通話水平的高小學生,制定校本自學進程,輔以個別專科訓練,讓學生參與GAPSK普通話水平考試。在備試及應試過程中,讓學生普通話的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獲得提昇。

校外資優培訓

上課時間為期約半年,可增加學生的科學知識;發掘學生在 STEM 的潛能,並運用其專長服務社會,回應社區上的需要;並提升學生的抗逆力及解難能力。

(1) 香港資優教育學苑及中文大學資優課程

學校會因應學生的能力推薦他們參加資優教育學苑及中文大學資優課程。

資優教育學苑屬非牟利組織,為10至18歲的資優學生提供有關資優教育的資訊、支援和學習機會。

香港資優教育學苑現有學員:

基礎科學

地球科學入門

戲劇傳意

設計思維技巧訓練